廣州二手樓市:筑底行情持續,流動性成關鍵

元描述: 廣州二手房市場7月成交量環比下降11%,但市場情緒仍顯積極,小戶型和豪宅兩極分化。專家建議購房者關注自身需求和房產流動性,筑底行情持續,理性置業是關鍵。

引言: 經歷了6月“5·28新政”帶來的成交量新高,廣州二手樓市能否延續熱度?7月成績單顯示,成交量雖有所下降,但市場情緒依然積極,小戶型和頂豪兩極分化,租金收益率成為新的“價值錨”。專家表示,筑底行情持續,購房者需重點關注自身需求和房產流動性,理性置業才是關鍵。

廣州二手樓市:7月成交量環比下降但市場情緒依然積極

繼6月創下自2023年4月份以來的成交量新高,廣州二手樓市能否延續“5·28新政”的效應?7月成績單顯示,廣州7月全市二手住宅網簽宗數為9299宗,環比6月下降11%。雖然成交量有所下降,但業內人士仍然對市場保持樂觀態度。

“整體來說,市場的變化還是比較積極的。”合富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梁燕明表示,6月成交量呈現出較為明顯的逐周攀升并最終破萬套,而7月則漲跌互現,并未呈現趨勢性地上漲或下跌。“成交整體較活躍顯示市場中有較為可觀的需求,但同時波動也顯示隨著廣州‘5·28’政策效應的逐步減弱,二手樓市重新進入了博弈。”

議價空間下降,大幅降價成交比例明顯減少

從業主的議價指數來看,在政策的托底效應之下呈現出一定的積極轉變。據合富大數據顯示,自今年4月份議價空間達到8.4%的高位以來,該數據已經連續下降兩個月到達7.9%。與此同時,從細分數據來看,大幅降價的成交比例明顯下降。根據合富對不同降幅的降價盤成交的分析,議價空間15%~20%的大幅降價成交個案占比,從5月的15%降至6月的8%。

珠江新城小戶型交投旺,租金成房產新“價值錨”

作為廣州樓市的“風向標”,珠江新城板塊近期成交活躍。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數據顯示,近三周分別以32宗、34宗和30宗的成交量持續位于廣州中心城區TOP10活躍板塊。

“由于千萬級以上的豪宅集中,在以剛需產品作為成交主力的廣州二手市場來說,珠江新城確實不是以數量取勝的。”一位長期從事珠江新城二手房交易的中介業內人士透露,而從近期的一線成交情況來看,低總價的小戶型和“頂豪”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結構性行情。

小戶型受歡迎,折射租金正在成為房產新的“價值錨”

梁燕明解讀道,頂豪產品的成交旺盛是珠江新城板塊一貫的特點,主要是高凈值人群出于資產配置的需要。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小戶型這一過往板塊的“非主流”產品受歡迎,折射出租金正在成為房產新的“價值錨”這一趨勢。“小戶型雖然過往升值表現不如大戶型,但租金收益率更高,符合當前人們對于資產的偏好。”

筑底行情持續,購房者需重點關注流動性

“對于購房者而言,‘時機’并不是目前需要重點關注的,一方面市場并不具備反轉的條件,另一方面大力度政策利好的空間也不大,整體將持續復蘇筑底的行情。”克而瑞廣佛區域首席分析師肖文曉認為,分化行情之下,板塊之間、甚至是每套房之間的市場節奏都是不一樣的,置業者應著重關注自身需求。

梁燕明則提醒道,隨著樓市供需關系的改變,未來除了價格之外,二手市場的流動性也將是兩極分化的。“對于年輕人,我們的建議是盡量向上置換房產,即使不能實現資產的升級,也可以實現居住環境的升級,避免難以貸款的高樓齡產品,優化房產的流動性。”

總結

廣州二手樓市7月成交量環比下降,但市場情緒依然積極,小戶型和頂豪兩極分化,租金收益率成為新的“價值錨”。專家建議購房者關注自身需求和房產流動性,筑底行情持續,理性置業才是關鍵。

常見問題解答

Q:廣州二手樓市7月成交量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A: 7月成交量下降可能是“5·28新政”效應逐步減弱,市場重新進入博弈階段,以及部分購房者觀望情緒加重所致。

Q:目前廣州二手樓市的價格走勢如何?

A: 整體來看,廣州二手樓市價格依然處于調整階段,但議價空間有所下降,大幅降價成交比例明顯減少。

Q:小戶型受歡迎的原因是什么?

A: 小戶型雖然過往升值表現不如大戶型,但租金收益率更高,符合當前人們對于資產的偏好,特別是年輕人和投資客。

Q:購房者在當前市場應該如何選擇?

A: 購房者應著重關注自身需求,選擇適合自身經濟狀況和居住需求的房產,并關注房產的流動性,避免難以貸款的高樓齡產品。

Q:未來廣州二手樓市的發展趨勢如何?

A: 專家預測,廣州二手樓市將持續筑底,未來一段時間內市場將以穩為主,但分化行情可能會持續,部分優質板塊和產品可能會出現逆勢上漲。

Q:如何才能在廣州二手樓市中獲得好的投資回報?

A: 投資二手樓市需要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選擇優質的板塊和產品,并關注房產的流動性和租金收益率。

關鍵詞: 廣州二手樓市,成交量,市場情緒,小戶型,租金收益率,流動性,筑底行情,理性置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