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正在侵襲整個奢侈品行業。

  12月11日,紐交所上市的全球最大奢侈品電商平臺Farfetch(發發奇)股價暴跌逾40%,收報0.7304美元/股,盤中創下0.7196美元/股的歷史新低紀錄,市值從高峰時的250億美元縮水至2.89億美元。

  與此同時,多家機構預計經濟前景不佳影響大眾消費能力,多家奢侈品集團近期也紛紛表示,形勢將比2023年所看到的更加艱難。

  在經歷2023年的漲價之后,奢侈品品牌的價格會理性回歸嗎?2023年全球奢侈品市場銷售額有望創下新高,但在2024年要開始走下坡路了嗎?

  奢侈品電商Farfetch“技術故事”成為幻影

  2023年歲末,全球奢侈品電商龍頭Farfetch(發發奇)成為整個奢侈品行業的焦點。

  11月28日,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稱,Farfetch創始人何塞·內維斯正在與歷峰集團、阿里巴巴集團等股東以及摩根大通等投資機構商討私有化事宜。對此,Farfetch方面拒絕對該消息進行評價,但事情就像多米諾骨牌倒下,一發不可收拾。

  第二天即11月29日,該公司宣布推遲季度財報和業績發布。Farfetch發布公告稱,公司不會如期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財務數據,計劃將在適當時機發布相關消息。

  Farfetch股東之一的歷峰集團立即發布公告撇清關系,稱不會對Farfetch注資,并且正在重新審查Farfetch對其旗下另一奢侈品電商YNAP的收購案。而阿里巴巴總裁兼董事會成員J. Michael Evans已辭去Farfetch董事會職務,11月30日正式生效。

  據國外媒體報道,Farfetch的創始人何塞·內維斯從小就癡迷編程,在2007年創辦了Farfetch,雖然是一家時尚企業,何塞·內維斯卻經常對外表示“我們是一家科技公司”“我在時尚方面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在技術方面也不是世界上最好的。但事實是,很少有人能同時了解這兩個世界”。

  在何塞·內維斯講的“技術故事”中,Farfetch不同于傳統奢侈品企業,選擇了輕平臺模式,是為全球的買手店、精品店和奢侈品品牌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幫助他們解決平臺、數字營銷、物流和客服等電商中會遇到的問題,并且從交易額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傭金。

  因此,Farfetch很快就變成行業明星,陸續獲得奢侈品集團、著名投資集團,甚至包括中國互聯網大廠如騰訊、京東、阿里等的投資,Farfetch為了迎合中國消費者們,還取了“發發奇”這樣的諧音,完美踩中了行業變遷的節點,開始一路高歌猛進。

  然而,好景不長,在經歷兩年的風光之后,Farfetch“技術故事”成為幻影。隨著2023年消費者全面回歸理性,線下消費逐步恢復,Farfetch不得不面臨紅利消逝后的尷尬與失控。

  由于Farfetch從2022年就開始虧損,2023年8月底,美國投資研究平臺Seeking Alpha對Farfetch的評級處于“強力賣出”或“賣出”。

  全球奢侈品高增長階段結束

  目前,Farfetch已經陷入至暗時刻,而此前被稱為“奢侈品電商第一股”的中國奢侈品服務平臺寺庫也收到美國納斯達克的退市通知。

  不僅僅是 “奢侈品+電商”的模式難以走通,線下實體店也面臨顧客流失的局面。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探訪北京SKP與國貿商城發現,雖然有圣誕節、元旦促銷的噱頭,但是很多店面的顧客寥寥,再也沒有夏天排隊進店的盛況。專柜的導購們也坦稱,2023年年底促銷力度不如往年,顧客消費比較理性。

  Chanel時尚總裁Bruno Pavlovsky日前在接受采訪時坦承,雖然頂級消費者仍在購買,但品牌門店的首次和偶爾購買的消費者訪問量下降。“隨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奢侈品行業整體增速放緩是正常的,奢侈品不可能永遠保持兩位數的增長,Chanel正準備迎接更加艱難的2024年。”Bruno Pavlovsky表示。

  2023年11月下旬,全球性咨詢公司貝恩公司發布《2023年全球奢侈品行業研究報告(秋季版)》。研究顯示,今年全球奢侈品市場銷售額(包含奢侈品及奢侈體驗)有望創下新高,達到1.5萬億歐元,但是可以預見的是2024年奢侈品消費市場將出現更廣泛的放緩。

  此前,業內認為奢侈品市場出現高增長的最大原因就是顯著漲價。

  根據要客研究院數據,近3年來,頂級頭部奢侈品品牌包袋平均漲價幅度已經超過32%。

  2023年9月,Chanel再次上調旗下產品在中國、泰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市場的售價,幅度在6%至8%之間,其中經典翻蓋手袋和2.55手袋的中國市場價格均從7.49萬元上漲至8.05萬元人民幣,Chanel 19手袋的中國市場價格漲至5.05萬元,破5萬元大關。

  LV則于11月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了今年第三次調價,整體幅度在3%左右。

  要客研究院院長周婷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近幾年,消費升級等多種原因帶來了奢侈品市場的爆發式增長,漲價已經成為奢侈品品牌最常用的市場策略之一。奢侈品品牌漲價已成為風氣,超級品牌相互攀比,用漲價來顯示品牌地位,而下面的品牌只能被動跟進,致使漲價現象不斷。“越漲價越買是品牌希望看到的效果,也是品牌無節制漲價的原因。此外,頭部奢侈品品牌在漲價之后,還把希望寄托在所謂高凈值人群,向能買得起最高檔產品的頂級客戶傾斜。”周婷說。

  但是,奢侈品價格已經如此之高,誰又能支撐這個市場?

  從各大奢侈品集團業績來看,2023年10月,奢侈品集團開云(Kering)公布截至今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業績,開云集團核心品牌古馳(Gucci)的銷售額下滑了7%,至22.2億歐元,低于二季度的25.1億歐元。圣羅蘭(Yves Saint Laurent)的銷售額下挫12%,至7.68億歐元。

  10月31日晚間,意大利奢侈品集團Prada公布了截至2023年9月30日前9個月的業績,Prada集團銷售額按固定匯率計算同比增長16.8%至33.43億歐元,第三季度零售銷售額增長10.4%至11.1億歐元,未達市場預期。

  11月下旬,英國奢侈品集團博柏利(Burberry)公布截至9月30日的2024上半財年業績報告顯示,第二季度同店銷售額增長僅為1%,博柏利在報告中稱,由于公司二季度業績幾乎無增長,因此2024財年收入目標或無法實現。

  也許正像網友們所說,奢侈品價格已經“背叛”消費者們的錢包,當有錢人都已經買不動時,它們的好日子還會長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