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峰度夏電力保供:儲能技術助力能源安全
元描述: 隨著全球變暖趨勢加劇,夏季高溫天氣頻發,電力負荷不斷攀升,電力保供壓力日益增大。本文將深入探討迎峰度夏電力保供形勢,分析電煤供應、新型儲能技術發展及應用現狀,并展望未來電力保供策略,旨在為讀者提供全面、權威的能源安全信息。
夏季高溫下的電力保供挑戰
炎炎夏日,酷暑難耐,空調成為人們抵御高溫的最佳選擇。然而,空調的普及也帶來了一系列挑戰,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夏季電力負荷的快速攀升。近年來,我國電力負荷“冬夏”雙高峰特征日趨明顯,夏季降溫用電負荷占全國最大用電負荷比重達三成,部分省份比重甚至超40%。氣溫對用電的影響越來越突出,高溫天氣將拉動用電負荷快速增加,給電力保供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提前謀劃,多措并舉保障電力供應
面對迎峰度夏電力保供的嚴峻形勢,國家發展改革委等相關部門、地方和企業提前謀劃,多措并舉,確保電力供應安全。
- 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 國家發展改革委持續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確保發電裝機保持較快增長,水電來水蓄水形勢好于去年同期,為今年迎峰度夏電力保供提供了良好基礎。
- 保障燃料供應: 為了保障重點地區發電用煤用氣需求,相關部門將加強燃料供應協調保障,重點抓好煤炭穩產穩供,確保煤炭供應充足。
- 補強供電薄弱環節: 著力提升重點地區和重點時段用電頂峰的發電能力,并抓緊補強局域電網、城中村老舊配電網等供電薄弱環節。
- 加強跨省區電力調度: 加強跨省區電力調度,利用各地用電負荷特性差異,積極通過電力中長期合同、現貨市場等市場化方式,開展跨省跨區余缺互濟。
電煤供應:保障電力安全的重要基石
煤炭作為我國能源電力供應的“壓艙石”,其供需形勢備受關注。今年夏天,電煤供需形勢面臨著諸多挑戰:
- 清潔能源發電出力具有不確定性: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發電持續快速發展,但風光資源以及來水存在不確定性,常規電源增加規模小于用電負荷增加規模,煤電作為兜底保供電源,發電和電煤消耗的波動性增強。
- 電煤供需平衡在用煤高峰期面臨挑戰: 今年以來煤炭產量收縮,各月煤炭產量均同比下降,迎峰度夏開啟,電廠日耗大概率進入季節性上升通道,產業鏈各環節存煤會得到消耗。若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期間主要產煤省煤炭產量不能及時有效恢復,如遇大范圍極端天氣情況,電煤供需平衡、主要運輸通道等均將面臨階段性壓力。
為了應對電煤供需挑戰,相關部門和企業采取了以下措施:
- 優化生產作業組織: 煤炭企業優化生產作業組織,確保自產煤保持月均5000萬噸峰值水平。
- 嚴格履約電煤中長期合同: 發電企業嚴格履約電煤中長期合同,積極拓展燃煤采購渠道,做好電煤庫存管控工作。
- 提高電煤庫存: 截至7月4日,納入中電聯燃料統計的燃煤電廠煤炭庫存超過1.2億噸,較去年同期增加228.5萬噸,庫存可用天數27.1天,較上年同期增加3.3天。
新型儲能技術:電力保供的新興力量
隨著儲能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新型儲能技術逐漸成為電力系統調節的新興力量,助力迎峰度夏。
- 緩解夏季供電壓力: 新型儲能在用電低谷時將風力、光伏發出的剩余電力儲存起來,在用電高峰時集中放電,有效緩解夏季供電壓力。
- 應對可再生能源“不穩定”難題: 新型儲能技術能夠有效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不穩定性問題,提升電力系統穩定性和可靠性。
- 提高系統調節能力: 新型儲能技術能夠提高電力系統調節能力,為電網提供快速響應和靈活調節的儲備力量。
儲能技術應用案例
- 江蘇省能源局: 在全省批復了40項重點儲能項目,其中蘇州共有7項。目前7個獨立新型儲能項目已全部投運,合計功率42萬千瓦,容量達83萬千瓦時,蘇州電網側儲能總裝機容量比去年提高了4倍,有效緩解高溫高負荷電力保供壓力。
- 山東省: 膠東地區最大儲能電站——220千伏成山京能儲能電站投運后首次實現滿充滿放。該電站年可消納新能源電量約2億千瓦時,迎峰度夏電力保供壓力有效緩解。
新型儲能發展現狀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國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4444萬千瓦/9906萬千瓦時,較去年底增長超過40%。新型儲能調度運用水平持續提高,新型儲能調節作用不斷增強。
未來電力保供策略:儲能技術至關重要
未來,電力保供工作將更加注重儲能技術的應用,并結合其他措施,形成更加完善的電力保供體系。
- 加大儲能項目建設力度: 加大儲能項目建設力度,提升儲能能力,為電力系統提供更強大的調節能力。
- 完善儲能政策: 完善儲能政策,鼓勵儲能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動儲能產業快速發展。
- 加強儲能技術研究: 加強儲能技術研究,提升儲能效率和安全性,開發更加先進的儲能技術。
常見問題解答
Q1:迎峰度夏電力保供面臨哪些挑戰?
A1: 迎峰度夏電力保供面臨著高溫天氣導致的用電負荷快速攀升、電煤供應緊張、可再生能源發電出力波動性大等挑戰。
Q2:如何保障電煤供應安全?
A2: 通過加強燃料供應協調保障、重點抓好煤炭穩產穩供、做好電煤庫存管控工作,可以保障電煤供應安全。
Q3:新型儲能技術如何助力電力保供?
A3: 新型儲能技術能夠有效緩解夏季供電壓力,應對可再生能源“不穩定”難題,提高電力系統穩定性和可靠性,提升系統調節能力。
Q4:未來電力保供策略有哪些?
A4: 未來電力保供策略將更加注重儲能技術的應用,并結合其他措施,形成更加完善的電力保供體系。
Q5:儲能技術發展趨勢如何?
A5: 未來儲能技術將朝著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安全的方向發展,并不斷拓展應用場景。
Q6:儲能技術對電力系統有何意義?
A6: 儲能技術是促進能源轉型、構建清潔低碳能源體系的重要技術,對于提升電力系統穩定性和可靠性,保障電力供應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結論
迎峰度夏電力保供關系著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是能源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保障燃料供應、補強供電薄弱環節、加強跨省區電力調度,并積極應用新型儲能技術,可以有效應對電力保供挑戰,確保電力供應安全可靠。未來,儲能技術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為保障電力供應安全、促進能源轉型做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