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業轉型加速疊加市場機會涌現的背景下,信托資金正“跑步”入市。
用益信托最新數據顯示,7月投向金融領域的信托產品成立規模超350億元,成為當月集合信托成立規模增長的“主力軍”。其中,以證券市場為主要投向的標品信托成立規模高達327.41億元,創今年以來新高。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三分類”新規下信托業轉型步伐加快,標品信托已成為各家信托公司的發力方向,后續越來越多信托資金將“搬家”至證券市場。短期來看,在經濟穩步復蘇、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的背景下,股債均衡配置或是最優策略。
標品信托成立規模創新高
盡管7月集合信托產品成立數量小幅下降,但成立規模顯著增長。
用益信托最新數據顯示,7月共計成立集合信托產品2080款,環比減少3.16%;成立規模共計619.9億元,環比增加127.8億元,增幅為25.97%。
金融領域是信托資金主要投向。據用益信托統計,7月投向金融領域的信托產品成立規模為369.9億元,環比增加43.53%。其中,標品信托產品的成立規模為327.41億元,環比增加64.35%,創今年以來新高。
除了成立規模,投向金融領域的信托資金收益率也一枝獨秀。
數據顯示,7月金融類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98%,環比6月增加0.38個百分點,而房地產類信托、工商企業類信托和基礎產業類信托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分別為6.97%、5.98%和6.66%,分別環比下降0.11個百分點、0.09個百分點和0.03個百分點。
“標品信托新增規模之所以一枝獨秀,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嚴監管下信托公司轉型節奏加快,作為本源業務之一的標品信托成為各家信托公司的發力重點;二是目前標品信托仍以固收類產品為主,上半年債券市場走強使得資金認購情緒有所升溫。”滬上一位信托研究員表示。
信托資金持續“搬家”
近年來信托資金向證券市場“搬家”的步伐越走越快。
中國信托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投向證券市場的資金信托規模為4.57萬億元,占比提高至29.92%。2019年一季度末、2020年一季度末、2021年一季度末和2022年一季度末,投向證券投資的信托資金余額分別為2.14萬億元、1.94萬億元、2.43萬億元和3.54萬億元,占比分別為11.26%、10.97%、15.22%和24%。由此可見,近兩年投向證券市場的資金信托規模和占比加速增長。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監管指明轉型方向后,信托資金有望持續涌入證券市場。
7月初監管部門下發的信托業務分類配套政策指出,信托公司開展基礎資產為標品的資產管理信托業務,可以按照資管新規規定的比例,在公開市場上開展債券回購業務。
用益信托研究員喻智認為,債券回購業務的放開,對信托公司開展標品信托業務構成利好,債券投資類信托產品將率先受益。后續隨著監管逐步完善信托業務分類相關配套制度,信托公司標品業務發展將有所提速,標品信托在資管行業中的競爭力也有望提升。
股債均衡配置漸成共識
涌向證券市場的信托資金,下一步配置思路如何?
五礦信托財富管理中心首席策略分析師何婉婷表示,上半年債券市場走強,存在較大獲利止盈盤,后續債市能否延續強勢,取決于政策預期和通脹預期。目前A股整體估值處于底部區域,企業盈利有望逐步修復,權益資產性價比有所凸顯,短期來看,股債均衡配置或是最優策略。其中債券資產配置可以更為保守,股票資產則關注受益于全球流動性改善和經濟復蘇的相關板塊。
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分析稱,后續債市有望延續亮眼行情。股票市場整體估值處于相對低位,隨著全球流動性改善,優質央企國企的價值重估機會值得關注。整體來看,股市和債市均存在配置價值,可積極把握“跌出來的機會”。
華寶信托則較為關注權益市場的機會。其認為,近期政策取向明確,對于估值處于底部區域的A股市場不應繼續悲觀。未來隨著經濟逐步復蘇,順周期板塊值得關注,如汽車家電、大宗有色化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