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發力:科技、民生保障加碼,深化改革提速

元描述: 本文深入解讀了2024年上半年中國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重點分析了科技、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情況,以及下半年圍繞“兩新”“兩重”等重點領域,財政支出加速推進的趨勢。文章還探討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最新進展,并結合專家解讀,展望了未來地方財政政策方向。

吸引人的段落: 2024年上半年,中國地方財政“賬本”揭示了經濟穩中有進的態勢,也展現了政府積極推動科技創新、民生保障、深化改革的決心。從北京、上海到四川、湖南,各地上半年財政支出重點傾斜于科技、民生等領域,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有力支撐。而展望下半年,地方財政將繼續發力,圍繞“兩新”“兩重”等重點領域,加大政策和支出力度,同時,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也將成為各地下半年的重點任務。本文將深入解讀地方財政政策的最新動向,并結合專家觀點,為您呈現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趨勢。

科技創新:財政發力,支撐未來發展

2024年上半年,各地財政都將科技創新放在優先保障的位置。北京市將科技作為重點領域,上半年科學技術支出高達338.2億元,增長7.0%。江蘇省則下達資金8.4億元,支持蘇州實驗室、紫金山實驗室等科研機構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并撥付資金3.95億元支持產業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登峰計劃”。山東省則通過財政補貼、貸款貼息、稅收優惠等政策手段,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這些舉措體現了地方政府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以及對未來發展的戰略性布局。 地方財政加碼科技投入,不僅能為科研機構和企業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更能激發創新活力,推動產業升級,最終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民生保障:持續加力,提升社會福祉

除了科技創新,地方財政也持續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投入,著力辦好民生實事。山東省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民生支出高達4941億元,涵蓋了教育、醫療、養老、住房、就業等多個領域。

地方財政持續加碼民生投入,體現了政府對改善民生、增進福祉的重視。 這些投入不僅能有效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更能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為經濟社會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兩新”“兩重”:財政加碼,推動經濟持續回升

展望下半年,地方財政將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圍繞“兩新”“兩重”等重點領域,加速推進相關政策和支出實施。

“兩新”指的是新技術、新產業, 例如湖南省將出臺融資補貼政策,撬動1000億元金融資本投向工業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領域,并大力支持汽車、節能家電等以舊換新活動。“兩重”指的是重大項目、重大工程, 例如四川省預撥各市(州)2024年汽車和家電以舊換新中省補貼資金共5.17億元,預計年底完成6萬輛汽車、200萬臺(套)家電以舊換新工作任務。

地方財政加碼“兩新”“兩重”領域,旨在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這些措施不僅能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更能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

深化改革:財稅體制改革,優化資源配置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圍繞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并明確多項任務舉措。深化改革也成為多地下半年財政工作的關鍵詞。

各地紛紛提出要適時推出一批引領性、創新性改革舉措。 山東省財政廳提出,以提質增效為重點,健全現代預算制度,深化綜合預算、零基預算、剛性預算、績效預算、透明預算、可持續預算改革,堅持“大錢大方、小錢小氣”,增強重大戰略任務和基本民生財力保障。湖南省財政廳則表示,全面推進零基預算改革,打破支出固化格局,集中財力辦大事。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旨在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撐。 具體來看,改革將聚焦以下幾個方面:

  • 深化零基預算改革: 打破支出固化格局,集中財力辦大事,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 優化財力統籌: 增強重大戰略任務和基本民生財力保障,確保財政支出重點突出。
  • 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 以權責相適為目標,優化收入分享和支出責任劃分,逐步建立適應全省區域發展和財力結構的支出責任體系。

專家解讀:財政政策展望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常務副院長、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石紹賓認為,各地統籌好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和穩定發展,保持適當的財政支出強度,為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支撐。同時,普遍加大了對教育、醫療、養老、住房、就業等民生領域的投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確保民生政策落地生效。

展望下半年,石紹賓認為,地方財政要繼續保持適當的支出強度,提高財政政策的精準度,確保科技創新、生態環保、基本民生和重大發展戰略任務,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常見問題解答

1. 地方財政如何平衡科技創新和民生保障?

地方財政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支出結構,確保科技創新和民生保障都能得到充足的資金支持。同時,要加強預算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最大程度地發揮財政資金的效益。

2. 如何理解“兩新”“兩重”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兩新”代表著未來經濟發展的新方向,而“兩重”則是推動經濟持續回升的重要抓手。地方財政加碼“兩新”“兩重”領域,旨在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

3.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什么?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撐。改革將聚焦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優化財力統籌、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等方面,以期構建更加科學、高效的財稅體制。

4. 地方財政政策如何應對當前經濟形勢?

地方財政政策需要根據經濟形勢變化靈活調整,既要保持適當的支出強度,又要提高財政政策的精準度,確保科技創新、生態環保、基本民生和重大發展戰略任務得到有效保障,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5. 地方財政政策如何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地方財政政策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的同時,持續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投入,著力辦好民生實事,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6. 地方財政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地方財政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堅持以下原則:

  • 科學規劃: 制定科學合理的財政政策,確保財政支出與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相一致。
  • 精準施策: 根據實際情況精準施策,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最大程度地發揮財政資金的效益。
  • 深化改革: 持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優化資源配置,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撐。

結論

2024年上半年,中國地方財政“賬本”展現了科技、民生保障加碼,深化改革提速的趨勢。下半年,地方財政將繼續發力,圍繞“兩新”“兩重”等重點領域,加大政策和支出力度,同時,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也將成為各地下半年的重點任務。相信在地方政府的積極推動下,中國經濟將持續向好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將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