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負責人表示,已關注到各方就《網絡游戲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第十七條、第十八條及其他一些內容提出的關切和意見,國家新聞出版署將認真研究,并將在繼續聽取相關部門、企業、用戶等各方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完善。

  在這次表態前,《網絡游戲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引發資本市場強烈震動,港股游戲股暴跌,網易大跌超24%、騰訊跌超12%。有人計算發現,以市值來看,騰訊相當于已經跌掉了一個京東的市值,而網易則是跌掉了4個B站,兩大游戲巨頭市值共蒸發5045億港元。

  資本市場的這種震動主要來自征求意見稿第十七條和第十八條,即網絡游戲出版經營單位不得在網絡游戲中設置強制對戰(第十七條)。

  網絡游戲不得設置每日登錄、首次充值、連續充值等誘導性獎勵;網絡游戲出版經營單位不得以炒作、拍賣等形式提供或縱容虛擬道具高價交易行為;所有網絡游戲須設置用戶充值限額,并在其服務規則中予以公示,對用戶非理性消費行為,應進行彈窗警示提醒(第十八條)。

  兩個條款直指現今的一些RPG二次元游戲(如米哈游的原神)、MMO游戲(如網易的逆水寒)以及MOBA游戲(如騰訊的王者榮耀)的盈利模式。無論怎么評價國內游戲廠商的盈利方式,都必須承認是這些盈利模式保證了廠商的運營與擴張。

  也許從征求意見稿到正式文件還會修正,使相關規范更符合實際,但資本市場的游戲邏輯從來就是以風險和預期為基礎。

  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負責人的此番表態,是一個積極信號,但安撫市場情緒還需要與企業就經營問題進行更多溝通。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后,整個社會預期還在重新凝聚的過程中。

  監管有必要轉換思路,將經濟、就業、信心等問題納入監管政策通盤考量,避免追求實現“一步到位”監管。特別是,擬出臺的政策不宜先過緊,再因市場和輿論反應放松,這是“先破后立”的思路。而“先立后破”必然是在穩固一項事物的基礎上,再尋求漸進式的逐步規范。

  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但“樹上停著8只鳥,開了一槍還剩幾只”的數學比喻也是現實的,絕不能想當然地認為,痛苦是暫時的,而恢復是必然的,兩者可以實現對沖,甚至收益大于成本。

  恰恰相反,特定經濟周期中,恢復要付出的努力和代價可能要大得多。因此,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強化政策統籌對持續改善預期尤為關鍵。

  事實上,今年底已經有多位經濟學家建議適度調高2024年的經濟增長目標,以推進多項擴張性政策而非收縮性政策,從而提振市場信心。

  一項政策的出臺不僅有產業層面,還有就業層面——利好政策推動資金涌入,行業擴張,從而帶動產業上下游的就業需求。就游戲行業來看,包括上中游的畫師、建模師、社區運營、活動策劃,下游的電競賽事組織、電競戰隊、解說、周邊產品,游戲生態的豐富性早已超脫了純粹的打游戲本身。

  同時由于行業的特性,又決定了它是吸納年輕人就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以來,年輕人就業曾面臨承壓,在各有關部門的努力下,整體就業形勢趨于平穩,而且在持續改善。成果來之不易,應當倍加珍惜。

  國家新聞出版署表示,將繼續聽取其他部門意見,社會可能尤為期待前不久剛成立的民營經濟發展局能在其中發揮作用。畢竟,作為民企的娘家人、自己人,民營經濟發展局的職能就包括協調解決民營經濟發展重大問題。網游的監管問題已引發如此震動,更需要“娘家人”做好工作。

  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負責人介紹,征求意見稿立足于保障和促進網絡游戲行業繁榮健康發展,起草的過程中,通過多種方式廣泛聽取了相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等各方意見。目前來看,還需擴大意見聽取范圍,使監管進一步完善,穩定市場預期。